期待。。。第2個寶貝。。。平安健康的到來
- Mar 30 Fri 2007 20:19
游泳
- Mar 30 Fri 2007 18:58
吃
第一次製做地瓜泥給寶寶吃
全吃光光ㄝ....
謝謝寶寶給媽咪信心!!!媽咪愛妳~~
我會更加努力學習製做美味的副食品給妳吃...
希望妳會喜歡!
(六/16)
- Mar 30 Fri 2007 12:16
為人父母應該看的網站
為人父母應該看的網站
這是媽咪的分享~~~哇!很多現象都觸目心驚,可能要花很多時間,請耐心的看一看囉,應該有幫助!(沒空的以下的統計數字有空再看...直接去點網站,裡面有好多很好的文章)
http://assist.tceb.edu.tw/51p.htm
★歡迎各界人士在輔導交流版,心得多交流及建言。有關輔導活動請建制在輔導網路系統→輔導活動系統→94年度輔導活動看板或點首頁「94年臺中市各校輔導活動」
★學童學習安全充滿危機,校園意外中「學習」安全佔四成三最多
★據聯盟調查:六成五小朋友曾受非肢體霸凌,有九成以上受霸凌兒童在意被排擠、嘲笑,甚至有兩成想死
★文獻顯示,電視兒童不僅易有近視、肥胖、心臟病、注意力缺失等問題,長大出現物質濫用、未婚懷孕、暴力犯罪的風險也會增加
★學生常喝碳酸飲料小心骨質流失,親師應輔導學生勿當成主要解渴飲水
★零體罰政策,逾6成親師不支持,8成家長贊成教師適度管教,能釐清與體罰界線
★今年少子化現象造成學生人數銳減,減班、減師等問題會一一浮現
★超過9成小學生都想幫媽媽過母親節,方式依序是:製作卡片或禮物、幫媽媽做家事、買東西送媽媽…
★國小小朋友『親情指數』相當高,近7成小朋友為媽媽打90分以上高分,但也有2.5%為媽媽打不及格分數
★青春變調,近10%青少年重憂鬱,14%想自殺,女生患重鬱是男生的2倍多
★一項調查顯示:8成的小朋友覺得媽媽向休眠火山,有時發脾氣;3成2認為像鄧魔法師與哈利波特關係,媽媽具有愛、睿智、包容
★一項校園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學生上課打瞌睡情形嚴重,年齡越高越為嚴重。
★學生打瞌睡主要原因在於功課壓力﹙38.8%﹚、看電視、打電玩,學生應該從小養成運動及早睡早起習慣
★學生自認目前學生最大問題是沉迷網路、電玩、崇拜偶像、追逐明牌等…
★94年4月進行一項校園霸凌事件調查,小學生在校園被欺負者高達28.95%,國中生則有22.95%被欺負過
★10歲至18歲學生14%曾有自殺念頭,3%有自殺行為,罹患重鬱症達8.66%,青少年憂鬱女生高於男生
★台灣幼兒三大隱憂--近視、營養、體能
★學生手機族最常打的對象依序為同學朋友、家人…
★學生每個月手機通話費約500—1000元間。常使用之功能依序為撥接電話、傳接簡訊、玩電玩遊戲…
★戰爭貧窮愛滋病逐漸成為全球兒童的威脅。全球每4個就有1個孩子家中每天收入不到40元新台幣
★全台553間公共圖書館中,只有6成設置兒童圖書室,數量明顯不足,據調查只有1成5的孩子喜歡到圖書室看書
★教育部推出「兒童閱讀護照」,鼓勵學生多閱讀,對表現良好的學生給予獎勵
★據一項調查指出六成六的大專畢業生擔心「畢業就是失業」,其中又以傳播及教育學院最擔心,理學院及醫學院最不擔心
★經濟、健康、家庭關係是支撐家庭穩定的「黃金三角」,當家庭缺了其中任何一角就可能成為家暴的「高風險家庭」
★青少年政策定調,在少子化趨勢下政府應在青少年的教育與職涯上加強投資,並擴大青少年的公共參與
★兒童最喜歡大人做的事依序是:「帶我出去玩」、「信任我的能力」、「誇讚我」,其次才是送禮物給零用錢
★最令孩子不悅的事依序是:「大人不守信用」、「彼此爭執吵架」、「體罰我」
★身心障礙學生可望比照原住民考生升大專直接加分 25%
★一項調查顯示:有三成的家長認為體罰是管教孩子不可避免的行為
★有五成七的家長認為沒有人可以代替父母照顧孩子,家長普遍對生命權的觀念明顯不及格
★教育界應推動「兒童四信運動」,有信心、信念、信任、信用,教導小朋友心靈「信」教育,去除「心」貧兒
★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國小高年級的學童有四成六覺得不快樂,三成否定自己存在價值,值得教育界重視
★亞洲人承受的壓力程度比2003年時有所減少,且跌幅頗大,但其中台灣、香港民眾仍然面對較嚴重的壓力問題,分居第一跟第二位
★台灣人壓力的來源,除了工作之外,財務、經濟、及家庭責任都是原因
★家庭教育法公佈後,教育部擬定學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辦法,重大違規之學生家庭也需要受親子互動等輔導教育
★台灣師大教育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六成民眾認為現在大學錄取率太高,六成五認為大學學歷沒有能力重要,七成五憂心大學教育品質持續低落、五成八民眾則擔心我國大學沒有國際競爭力
★據衛生署調查,台灣小胖子比例逐年提高,男童三個就有一個 女童四個就有一個
★蛀牙不是大毛病,卻會影響孩童發育! 高雄醫學大學研究發現,蛀牙超過4顆的小孩平均身高會比正常小孩少約2公分、體重少1公斤,父母若想要讓孩子「高」人一等,口腔衛生可要多下功夫
★中學生鬱卒女生高過男生,心理健康狀況比男生差,高中職五專生又比國中差,以自覺不能專心、鬱卒、焦慮擔心等問題最為嚴重
★一項調查顯示,台灣二十五縣市居民覺得生活幸福的比例超過七成,顯示台灣人民很知足,不過,認為五年後會更幸福的比例,幾乎減少一半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教育程度對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比貧富差距的影響更大
★在高中職五專學生群中,學習成就較低者,心理健康狀況較佳
★最新調查顯示,國內成年男性承受重大生活壓力,其中以經濟壓力最重(占37.61%),其次為工作壓力(35.51%)、失業壓力(21.26%)、身體健康壓力(21.26%)、社會環境的壓力(18.69%)
★如何紓壓、排解壓力?43.7%的成年男子選擇從事體育或休閒活動,其次是與朋友聊天或聚餐(36.4%)、睡覺或休息(33.6%)、聽音樂(29.7%)、安排出國或度假(17.7%)
★一份體罰問卷調查報告,體罰與行為修正與否並無高度關聯,受到體罰之國高中生只有三成四的行為獲得糾正,三成沒感覺或行為依舊
★現代小朋友似乎越來越不幸福,據調查,台灣兒童的幸福感已經連續4年呈現下滑的狀態,4年整體下降比率達9.6%,最不幸福的理由是課業壓力,而北部的小朋友是全台幸福感最低的
★北市學齡前兒童,一成七視力異常,其中以散光問題最嚴重比遠視及近視還多,家長應注意孩子的正確閱讀姿勢,避免長時間看電視及電腦
★現在的學生「有體重,沒體力」,根據調查,各級學校大約只有四成七的學生,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國中國小學生體重過重比率大約15%至20%,推估全國大約有45萬至60萬國中小學生體重過重,需要透過體重控制計畫幫助學生減重
★兒童吸二手菸可能造成學習障礙,常常故意與人唱反調,也可能發生焦慮症狀。研究指出,兒童常吸二手菸,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的機會增加兩倍
★孩子的價值觀受誰影響最大?近6成(59.3%)老師認為是電視和媒體,只有4.4%的老師認為,自己可以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排名不如同學朋友(22.2%)和網路(8.4%)
★據天下雜誌調查:超過8成的家長和老師認為—台灣社會普遍的品格比10年前差;7成以上的家長與教師也都認為,國中小學整體品格教育變差了
★最近調查國小高年級學生,四分之一以上的孩子有過想離家出走的念頭,三分之二的孩子擔心自己會被綁架。另外,擔心得到傳染病的孩子高達八成,也有四分之一的孩子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值得教育當局重視
★教育部預計從93年至97年止將全面提供三歲到未滿六歲身心障礙幼兒學前特教服務
★地方政府及學校應推動關懷生命相關措施及教育,建立專業心理師制度,教導學生懂得珍惜生命
★「國人憂鬱指數」公布,15歲以上國人有8.9%出現憂鬱症狀,即至少上百萬人心情超「灰暗」。其中女性有重度憂鬱的比率約男性的1.8倍;最「鬱卒」的兩大年齡層,依次為65歲以上的老人以及15至17歲的青少年
★大人感受到現在的孩子壓力大、煩惱多、生活適應能力差、沒有解決困難的能力。但九成以上的成人無法增進孩子心理健康
★教育部針對國中小教師調查:七成八的教師感到有點壓力或壓力很大;有八成一的教師表示可以勝任,五成的人想提前退休
★據一項問卷調查顯示:93年度教師逾七成壓力指數高兩成教師快樂指數偏低,不快樂原因→政策搖擺、行政負擔過重、備課時間不足
★台灣四成四民眾有情緒憂鬱的問題。在近八千位受訪者中,11.7%的憂鬱程度嚴重到亟需就醫,8.7%自認情緒壓力到達臨界點,覺得情緒起伏不定者則占23.5%;不過,願意求助於專業醫師的比率只有7.6%,這項調查值得精神醫療單位密切注意
★教育界應正視孩子憂鬱症問題,特別是憂鬱症學生自殺比率是一般人的二千倍,學校應對學生給予更多關懷,不要事後再問「孩子為什麼自殺」。
★一份研究報告—已婚的男人壽命較單身漢長,與個人營養、周全照顧、穩定的家庭生活消除緊張情緒的功能有關
★台灣中年級兒童媒體的視讀能力成績中等,親子共同收視情況也有待加強,五成的兒童看電視時父母不清楚孩子看些什麼
★全國國小媒體使用行為調查結果,電視仍然是兒童最常使用的媒體,平均一週看電視20小時,九成以上都有看電視習慣
★一個家庭兩個世代調查結果顯示,對未來的看法以六年級生最樂觀,高達七成四認為以後會更快樂
★高中職從94年起試辦申請、抽籤入學方式,學生通過基測門檻就有學校可讀,明星學校採大區域招生
★93年大學指考錄取率將超過八成,如包括申請及甄選將突破八成七以上
★為提昇全國學生閱讀風氣,達到全家共學享受學習樂趣的目標,各地舉辦多項閱讀活動,請查教育部網站
★SARS病毒將與人類共生,人民應居安思危,養成量體溫勤洗手不隨便上醫院發燒即時通報之好習慣
★受到SARS的衝擊,七成六的國小學生生活作息跟以前很不一樣,八成五擔心家人得到SARS,被隔離在家的話七成六會難過
★今年兒童提出兩大心願「闢綠地、培養興趣」,以『一年一興趣』、『為兒童種樹』為兩大訴求
★二00四年「台灣青少年休閒生活」調查,最常從事者第一位為上網或打電動、其次看電視、逛街、聽廣播或CD、運動等,從事運動之比例明顯下降
★學運動的孩子不會變壞,教育部提出『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籃球、棒球、體適能、啦啦隊等全納入其範圍
★最近調查,台灣國小小朋友覺得越來越不幸福的比例逐年升高,受到責備課業問題及父母親沒時間陪伴是主因,值得教育單位留意
★據統計,國中小學的中輟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向,92年人數可能突破1萬人。其中四成是來自單親及原住民家庭
★精神病專科醫生發現,至少有5%的病人患精神疾病的原因—在生活中得不到賞識讚美
★教育家周先生說:賞識導致孩子成功,抱怨導致孩子經常性的失敗
★94年國中基測,不考英聽、國文作文,仍考五科(國、英、數、自、社),都是選擇單選題(四選一)。兩年後再實施
★據研究一個人的幸運與否和心智、智力無關,而與對生活的途徑有關。如多加創造、注意、把握機會……
★教育部計劃實施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及數學基本能力檢測,只要正確使用對學習會有幫助
★一項「2004年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調查」,他們最痛苦的是『國家未來沒希望』,『教育政策真迷惘』;最滿意的是『父母的對待』,顯示家庭發揮一些功能
★長期的追蹤研究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兒未獲適當治療,日後可能會合併嚴重精神病態,發展成反社會性人格或犯罪行為,目前以合併藥物及行為治療可達近七成效果
★天下雜誌調查顯示小朋友休閒時最常做的事,依序是:玩電腦、運動、看電視;成人則是看電視、外出、運動,看電視儼然已是現代親子最常從事的活動
★台中市國中教師輔導座談會建言,盼社會給予使用正義的暴力之彈性,請尊重教師懲處學生的判斷力
★94年後九年一貫新課程國中學力測驗,採丙案—照舊制考五科目分別是國、英、數、自、社
★九年一貫新課程仍持續實施,建構式數學使得學生數學能力滑落,教育部通函各校不再採用這套教法
★兒童青少年的憂鬱症個案,若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會造成長遠的影響。如藥物濫用、行為違常、焦慮性疾病、學業適應問題等…
★一項調查有關「兒童生活適應力」發現八成六的兒童缺乏自信心。家長及教師能引導孩子面對挫折來源、勇於接受挑戰
★國教向下延伸一年,初期不會強迫入學,應考量五歲幼兒身心發展及各項能力是否能適應國小規律生活
★九十四學年度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改採領域考科,將以能力指標為施測基準,導正國中教學正常化
★據調查教師的心情指數非常低只有58.74分,且有三成一的受訪者不願意繼續當老師。必須還給教師尊嚴才能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國中小教師免稅取消後,將朝加發「國民教育輔導費」研擬並開放學校進用專業人力輔導身心障礙學生以及部分時間人員支援學校繁重的行政工作
★未來國中生高中高職登記分發參採在校表現是必然的趨勢,教育部將以一年的時間進行研究
★教育部辦理各層次的多元入學方案檢討會,原則上不走回聯考老路,將從技術層面改進
★教育部預計六年內針對各級學校學生需求訂定各項策略以提昇學生英語及資訊能力
★一項統計顯示:全國國中小學中約有百分之零點三三疑似生長遲滯身高不足,其中國中生占百分之零點三九、國小占百分之零點二八,各有四千多人
★研究家庭心理的人員發現,跟雙親都能相處相當長時間的孩子,發生行為和情緒問題的機會比由單親監護的孩子少,孩子的自尊心和學業成績也比較高
★北市公佈調查:國中三年級學生比去年的國三生補習增加、睡眠減少、壓力更大,應多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
★明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資訊,請參考網址:www.bctest.ntnu.edu.tw
★台灣都會地區兒童煩惱指數,調查結果顯示:88%的學童曾經有過煩惱。台中市比高雄市兒童煩惱比例來得高,女孩又比男孩多愁善感,一般最擔心自己的健康
★學童不吃早餐將影響其各方面學習表現,一項調查指出:每天吃早餐學生比沒有每天吃早餐的學生平均成績較佳,理想的飲食應以低油低糖低鹽為原則
★據最新調查,全球約有3﹪的人口罹患憂鬱症,憂鬱症的終身盛行率高達15﹪,即每六十人當中就有一人一生中會得憂鬱症。憂鬱症和自殺關係密切,87﹪的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患有憂鬱症,15﹪的憂鬱症患者是死於自殺
★在震災後罹患「創傷後壓力徵候群」有很多已演變成慢性化病症,有病人擔心舊事重演半夜才能安睡,有病人盯著魚缸或水杯,看到水晃動便拔腿逃命
★針對生物科奧林匹亞事件,教育部將全面檢討多元升學入學制度,不應全盤否定其功能
★政府推動游泳技能訓練,泳技標準不作為畢業門檻,中小學生不要擔心游泳不好畢不了業
★台灣加入WTO後,保護智慧財產已列入政府的重要政策,師生與書店應尊重智慧財,不影印他人書籍雜誌
★政府將從94學年度起實施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優先從93學年度起在金門、馬祖等地區實施
★心臟病像隱形定時炸彈,為學生猝死主因,建議學校、家長,在學生做健康檢查時應包括心電圖檢查,才能確實掌握學生健康狀況
★教育部在今年將推動十二部學習列車,包括青少年潛能開發、家庭關係、生命教育、家庭閱讀等……
★一項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婚姻不只代表夫婦的私人情感關係,一樁好婚姻對整個社會都有助益;與雙親同住的兒童心理較健康,結婚男子的壽命也比單身者長
★教育部訂定生命教育中程計畫,將生命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生命教育學習網站請多利用:http://life.edu.tw
★教育部日前公佈「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草案」,推動創造力教學行動方案,達到創意生活化、生活創意化的教學目標
★高職未來的發展可逐步轉型為綜合單科高中,產業結構沒有改變前,高職學制目前仍要保留
★三至五歲是身心障礙兒童發展的關鍵期,預計從90學年度第二學期以發放教育券的方式,補助學童家長每學期伍仟元
★教育部長最近表示,電玩是一項很好的腦部運動,應該納入資優教育範圍內,發展多元智慧
★全國技職教育檢討會,指出技職學校若不改善現在學制,整合五專二技高職四技課程一慣性,易被社會淘汰
★台灣一民間團體調查,中輟生不一定是犯罪少年,但是犯罪的青少年有高達七成是中輟生
★最近教育部調查國中小學生,國中生有生活困擾比例為七成三,國小學生為六成,學校功課為學生最大的生活困擾來源。在交友感情困擾有隨著年齡增加的趨勢,國小學生也有一成七
★學生有困擾時的主要諮詢對象以同學、朋友為主,高達四成七,其次才是父母占三成四,師長只占二成八
★東部某醫院最近調查發現—77%智障兒導因於胎兒酒精徵候群,且因早期徵狀不明顯,進入小學後才被老師轉至醫院輔導,失去早期治療先機
- Mar 29 Thu 2007 22:25
育兒觀念"對""錯"大公開
育兒觀念「對」、「錯」大公開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
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環境,晚輩跟長輩之間會有代溝,在所難免,而消弭代溝的不二法門,就是平時多溝通。新手媽媽可以蒐集一些科學新知,讓長輩更新上一代遺留的錯誤觀念,同樣地,新手媽媽也能從長輩的經驗談中,獲得有用的資訊,豈不一舉兩得!
溝通技巧:先接納再改變
新手媽媽想要說服長輩,認同自己的育兒方法,首先要先了解長輩的個性、習慣和觀念,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真的和長輩意見相左,不要馬上直接推翻他們的看法,給老人家「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刻板印象,也不要一味認為老舊的觀念沒有用。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建議新手媽媽,不妨先從自己能接受的觀念做起,先讓長輩覺得他的意見有被尊重和接納,等到下次提出自己的新觀念時,長輩也較能將心比心地接受。
長輩、新手媽媽,誰說得對?
【飲食篇】
A.長輩說:泡奶要用很熱的熱水沖泡,才能達到消毒的效果。
媽媽說:泡奶不需要用太熱的水。
※醫師解答:奶瓶必須單獨使用沸水消毒,而不是利用泡奶的熱水消毒。一般泡奶的水溫大約為攝氏38℃,這樣的熱水並不能達到消毒的功用,如果泡奶的水溫超過40℃~50℃,寶寶喝奶時,咽喉易被燙傷。
B.長輩說:食物要先嚼爛再給寶寶吃,寶寶才不會噎到。
媽媽說:這樣很不衛生,寶寶容易生病。
※醫師解答:以前因為沒有食物攪拌器,所以照顧者會採取用嘴巴嚼爛食物的方式餵食,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再用這種方法了!人體的口腔中有很多細菌,長輩如果先把食物嚼一嚼,再餵寶寶吃,容易傳染A型肝炎或感染其他疾病,這樣的飲食習慣非常不衛生,最好能避免。
C.長輩說:雞蛋營養豐富,寶寶一可以吃副食品就要多吃蒸蛋。
媽媽說:不是每個寶寶都適合吃雞蛋。
※醫師解答:副食品可從寶寶4個月大起開始添加,但是必須等到寶寶8~9個月大之後,才能在副食品中加入雞蛋,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更要到1歲以後再添加為宜。雞蛋中的蛋白質,的確最適合人體吸收,可以多加攝取,但也不能一天到晚都吃蒸蛋,菜色必須多樣化,才能增進寶寶的食欲。
D.長輩說:半夜要叫寶寶起來喝奶,他才不會餓到。
媽媽說:半夜讓寶寶好好睡覺比較重要。
※醫師解答:對寶寶而言,睡比吃重要,而且睡眠還能幫助1歲以前寶寶的腦部發育。如果是新生兒,腦部發展尚未開始,當然必須2~3個小時餵一次奶,但是當寶寶漸漸長大之後,睡眠時間就要拉長,千萬不能讓寶寶白天睡覺,晚上、半夜才起來進食,這樣不但會破壞睡眠品質,也打亂了生理時鐘,寶寶應該從小就建立正常的作息。
E.長輩說:睡前要吃飽飽,半夜才不會肚子餓。
媽媽說:吃飽就睡有傷腸胃,也不易入睡。
※醫師解答:寶寶和大人在飲食上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宵夜。因為寶寶正在成長,需要較多營養,睡前可以吃些點心,但是不能吃完馬上睡覺,必須間隔半小時左右再睡覺。也不要讓寶寶吃太飽,大約6~7分飽即可,只要讓身體保持足夠的熱量就OK了,當然體重過重的寶寶就要稍加控制了。
F.長輩說:寶寶哪有吃不下的,要吃越多越好。
媽媽說:寶寶吃不下,不要勉強他吃。
※醫師解答:每個寶寶的體質都不同,有些人只要一點點食物,就能滿足其發育需求,所以不需要強迫寶寶吃很多,也不能用大人認為的份量,來評斷寶寶吃的多還是少,應該依照身體的發育情況,再來評估寶寶是否吃得足夠。
【生活篇】
A.長輩說:尿布不用常換,等全濕了再換就好,不要浪費。
媽媽說:寶寶的尿布應該隨時保持乾爽才對。
※醫師解答:尿布應該適時更換,濕答答的尿布不只成了寶寶活動時的負擔,尿布疹也會找上小屁股。現在市售尿布的吸水力都不錯,所以也不需要尿了一次就換,更換前可先摸摸寶寶的尿布,若感覺有點濕濕的,就必須換新尿布了。不過基本上,還是要以寶寶的尿量為準,如果一次尿量很多,當然就要馬上換新了。
B.長輩說:寶寶不知道冷熱,就算天氣暖和也要多穿幾件衣服,以免著涼。
媽媽說:寶寶不用穿太多,會很熱。
※醫師解答:寶寶的汗腺發育尚未完全,還不太會排汗,大人比較不容易察覺寶寶感到熱,因此經常誤以為寶寶怕冷,而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一般來說,可以寶寶手腳的溫度做為冷熱的判斷:
【手腳冰涼】表示穿得不夠,必須加件衣服。
【體溫升高、煩燥不安】表示寶寶已經在喊熱了,可別等到寶寶流汗了,才認為他很熱。添加衣服的原則,以比大人多一件為準。如果大人穿著短袖,卻把寶寶包得密不透風,絕對是錯誤示範。不過寶寶也不能穿太少,天氣涼或在冷氣房內,還是要記得為他多加一件衣服。
C.長輩說:反正寶寶還不會看電視,抱著他自己看電視也沒關係。
媽媽說:電視會影響寶寶發育,少接觸為妙。
※醫師解答:寶寶的視力雖然還無法精準地看到物體,但是已經有模糊的影像,並不是完全看不到。現在人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電視,保護眼睛是必要的工作,所以盡量不要讓還小的寶寶看太多電視。長輩若是邊哄寶寶睡覺邊看電視,主要受影響的是寶寶的聽覺,因為電視的聲音會干擾睡眠,所以如果對外界聲音很敏感、很容易驚醒的寶寶,應盡量避免這樣的做法;反之,如果寶寶平時接收聲音的刺激較少,則可以利用電視的聲音刺激聽覺。
D.長輩說:寶寶一發燒就要看醫生,不然會燒壞腦袋。
媽媽說:發燒是正常現象,不用太緊張。
※醫師解答:生病引起的發燒,一定要至醫院就醫,時間拖久了,很可能導致腦膜炎。然而很多時候,長輩認為的發燒,其實只是寶寶體溫升高,並不是生病了,這時應先檢查,是不是衣服穿太多、環境太悶熱,或是活動力過多所致。如果是這些原因造成的發熱,可以先簡單處理一下,例如:脫一件衣服、調整環境溫度,或喝點水休息一下,體溫應該就會降低。假使體溫還是居高不下,還是必須由醫師診斷。
【教養篇】
A.長輩說:寶寶一哭不能馬上安撫,不然以後會很難帶。
媽媽說:寶寶哭了我好心疼,當然要安慰他。
※醫師解答:因為寶寶還沒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害怕被拋棄是正常反應,一怕自然就會哭,當然若是因為身體不適,哭更是他表達感覺的工具。寶寶會哭,必然有其原因,所以大人必須幫助他找出問題所在。如果寶寶不是因為病痛而哭,大人可以用安撫的語氣跟他說話,雖然他還聽不懂,但卻能分辨聲音的頻率高低。當寶寶知道大人是在安慰他,而不是責怪,心情上將得到紓解,這對於日後的情緒發展,有很大助益。所以寶寶一哭,安撫他是必要的動作,給予一個擁抱,讓他獲得溫暖和安全感,將有助於身心發展。
B.長輩說:寶寶亂丟東西沒關係,不要管他,反正他還小、不懂事。
媽媽說:寶寶不可以那麼任性、沒規矩。
※醫師解答:基本上,1歲以前的寶寶亂丟東西,大多是覺得好玩,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因為當他丟了東西,就會有人過來,寶寶會覺得這是一個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方法。這時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撿起他丟的東西,問他「你怎麼了?發生什麼事啦?」接著把東西收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如此一來,寶寶很快就忘記這件事,也不會認為丟東西是他能引起注意必須做的事。等到3~4歲後,寶寶會因為生氣、憤怒而亂丟東西,這時就必須制止,對他曉以大義,並給予適度的處罰。
【休閒篇】
A.煮飯時 長輩說:我在廚房煮飯,把寶寶放在客廳,或讓他睡覺就可以了。
※醫師解答:不管大人要做什麼事,都不能讓寶寶離開視線,即使寶寶在睡覺,也不能把他單獨留在家裡。其實寶寶的知覺非常敏銳,一旦屋子裡沒有人,他馬上就會醒過來哭鬧,這時要是沒有人安撫,很難預料會發生什麼危險的事。
另外,煮飯時最怕的就是寶寶碰到滾燙的飯菜或鍋子,所以桌子最好不要舖桌巾,以防寶寶拉住桌巾角,將食物翻倒,造成燙傷的悲劇。
B.串門子時 長輩說:鄰居家有大小孩,讓寶寶跟他們一起玩就省事了。
※醫師解答:串門子時當然不能把寶寶放在家哩,要帶他一起去。但是在愉快聊天的同時,也必須隨時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也許鄰居或朋友家中,有大孩子會跟寶寶玩,但也千萬不能就此放心,只顧著說話,而忘了注意寶寶。如果必須出門很長一段時間,最好能請別人暫時照顧,避免一心兩用造成危險。
C.外出散步時 長輩說:多帶寶寶四處走走,讓他見見世面是好事。
※醫師解答:
【戴口罩防廢氣】1歲以前的寶寶,外出散步以坐手推車居多,不過現在空氣污染嚴重,馬路上車子排氣管所排放的廢氣,剛剛好都被寶寶吸進去了。這時可別以為把手推車上的罩子拉上就沒問題了,因為當髒空氣被悶在一個密閉空間中,廢氣濃度更高,對寶寶更加有害。不妨替寶寶戴上口罩,減少吸入髒空氣的機率。
【早晨時散步佳】散步時間最好選在早晨,趁著人車還不多時出門,較能避免空氣污染。路線則盡量以車少的路段為主,但也不要因此都走小巷子,因為巷子通常較窄,車子經過時很容易擦撞到手推車,若是不小心被撞到可就得不償失。此外,防曬工作也要確實做好,別以為寶寶就不需要防曬,寶寶細嫩的皮膚可是更需要保護喔!
- Mar 29 Thu 2007 22:10
寶寶長牙的必修三堂課
寶寶長牙的必修3堂課
不知不覺中,寶寶已經從無「齒」變成有「齒」了!面對這些剛剛萌發的乳牙,新手父母應該如何幫寶寶照顧,才能讓他擁有一口健康的好牙呢?寶寶長牙的必修3堂課,正式開課囉!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碧礽牙科 牙醫師曾鈺婷
最近是不是發現寶寶的食欲變差,或是咬到東西就不舒服的情況呢?身為寶寶守護者的爸媽,可得好好注意一下,因為寶寶可能已經進入長牙的階段了!
Class 1 發育篇
6個月大 開始長牙
平均來說,寶寶大約6個月大就開始長牙,直到2歲結束乳牙的生長期。碧礽牙科牙醫師曾鈺婷表示,寶寶牙齒的萌發,就像是幼苗從土壤裡面冒出來,所以在牙齒還沒有冒出來之前,首先會發現寶寶的牙齦出現鼓鼓的現象,再來牙齦會稍微有發炎的症狀,牙齦顏色會變得紅紅的。由於牙齒正在努力鑽出牙齦,難免會造成傷口,所以寶寶會有不適的感覺,有些較為敏感的寶寶,可能還會因此伴隨輕微的發燒。
2歲左右 長滿20顆
寶寶牙齒生長的順序,最早開始長的是下排的2顆小門牙,再來是上排的4顆牙齒,接著是下排的2顆側門牙。通常寶寶在2歲左右,乳牙會全部長滿,也就是上下各10顆,總共20顆牙齒。一般家長最關心的,還是寶寶的牙齒長得整不整齊,會不會影響美觀,曾鈺婷醫師表示,寶寶牙齒的整齊、美觀程度,可分為2個部分:
(1)先天因素:也就是遺傳所致,由父母的基因決定。
(2)後天因素:有些寶寶喜歡吸吮手指,這種行為容易造成牙齒和嘴巴之間咬合不良,上排的牙齒會凸出來,類似暴牙;而長期吃奶嘴的寶寶,嘴巴則會有點向上翹,正是牙齒凸出而導致,如此一來,牙齒自然無法整齊了。
課堂番外篇 乳牙會影響恆牙發展嗎?
雖然寶寶長大後還會經歷換牙的過程,但乳牙絕對會影響日後恆牙的發展。曾鈺婷醫師表示,如果寶寶在乳牙階段就產生蛀牙,待蛀到神經處時,除了會感到不適之外,當神經被腐蝕之後,就會影響恆牙的發育。因為牙齒有向前傾的特性,所以一顆牙齒蛀掉後,跟它相連的牙齒就會往前推進,將會阻礙恆牙生長的空間。等到寶寶長大後,齒列會變得擁擠,也就不可能整齊,未來還必須因此矯正,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
Class 2 清潔篇
長牙前:漱口、紗布巾並用
想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口腔的清潔工作非常重要。曾鈺婷醫師認為,長牙時,牙齒鑽出已經使牙床上有傷口,如果又有食物殘渣停留在傷口上,將會讓發炎情況更加嚴重,因此父母一定要格外注重寶寶的牙齒保健。
寶寶6個月大、尚未長牙之前,家長可以使用漱口的方式清潔,想再清潔的更仔細一點,則可使用小紗布或小毛巾,套在食指上,伸入寶寶的嘴巴,清潔整個口腔。現在市面上也有套在大人手指上的指套型乳牙刷,能讓潔牙工作更方便,也是不錯的選擇。
長牙後:軟毛小牙刷輕輕刷
等到寶寶開始長牙,除了延用長牙前的清潔方式,也可以使用寶寶專用的軟毛牙刷,幫他清潔牙齒。不過家長要記得,使用牙刷時,力道一定要輕,因為再軟的刷毛,若是用力過度,還是會讓牙肉不舒服,所以在施力方面要特別留意。
另外,需不需要使用牙膏呢?曾鈺婷醫師認為,在寶寶還無法理解家長傳達的訊息前,最好先不要使用牙膏,用牙刷沾清水或開水輕刷即可。由於牙膏的成分中,多少含有氟或香料等化學物質,雖然對清潔有加分的作用,但是萬一寶寶不慎把牙膏吞進肚裡,反而不好。等到寶寶大一點,能夠理解「不要吞下去」的意思時,再讓他使用牙膏較佳。
課堂番外篇 如何知道牙齒刷乾淨了沒呢?
一般而言,寶寶的各顆牙齒之間縫隙較大,比較不會藏污納垢,不過為了保持牙齒健康,最好在刷完牙之後,再幫他使用牙線,清潔齒縫。至於牙齒咬合面的部分,由於有溝紋,不容易用紗布或毛巾擦拭,就需要用小牙刷清潔了。寶寶的潔牙動作,大約必須來回清理潔5~6次,曾鈺婷醫師表示,幫寶寶刷完牙後,可以先用小紗布或小毛巾,擦拭一下他的牙齒,確認牙齒表面上沒有白白、軟軟的附著物即可,如果還能擦出黃黃的牙垢,表示還沒有徹底清潔乾淨。
Class 3 固齒篇
定期檢查 鞏固牙齒
當寶寶食欲變差,或咬到東西就不舒服的時候,爸媽可以注意一下,寶寶是不是開始長牙了,也要更注重牙齒的清潔。因為寶寶無法自行照顧牙齒,縱使有家長幫他清潔,也難免有死角,因此曾鈺婷醫師建議,從寶寶6個月大起,應該每3個月至牙科報到一次,請醫師觀察寶寶的口腔發育是否正常,再進行專業的清潔,是較為安全的做法。如果家長清潔得當,獲得牙醫認同,則可延長至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在長牙的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異常的情形,像是牙肉腫成一個一個的水泡狀,曾鈺婷醫師認為,碰上這類情況,爸媽也不需要太緊張,只要趕快請牙醫檢查,並不會有何大礙。
慎選固齒器 訓練咀嚼能力
寶寶在萌牙階段中,會喜歡咬東西,其實道理就跟小動物需要磨牙一樣,而固齒器不但可以訓練咀嚼能力,同時達到按摩牙齦的功用,並減少牙肉的不適。曾鈺婷醫師認為,在選擇固齒器時,只要有符合國家標準,經過安檢合格,大多都能安心購買,不過固齒器是讓寶寶放進嘴巴裡的玩具,所以必須注意顏色是否會脫落、邊緣是否平滑,以免寶寶誤吞了掉漆,或造成嘴巴割傷。為了避免寶寶吃進細菌,固齒器別忘了經常消毒,可以用酒精擦拭,或是浸泡在漱口水中,再用開水沖洗過,應該就能達到殺菌的效果。
課堂番外篇 咬固齒器會使牙齒不整齊嗎?
寶寶愛吸手指、奶嘴或愛吐舌頭,會造成上排的牙齒凸出,下排的牙齒凹進,形成暴牙,所以這些習慣應該儘早改掉,最慢也要在3歲前戒除。同樣地,寶寶在使用固齒器時,也要注意他玩的方式。曾鈺婷醫師表示,若是正常的咬合,當然無妨,但如果是不當的吸吮或只用前面的牙齒咬動固齒器,將會影響日後牙齒的生長、咬合和美觀。家長們還是要隨時觀察,才能幫助寶寶長出漂亮的牙齒。
曾鈺婷 醫師
現任 碧礽牙科牙醫師
經歷 國泰醫院牙醫師
學歷 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
- Mar 29 Thu 2007 21:57
殘障着的孝親故事
殘障者的孝親故事
◎文博/台南報導
來源:網路流傳 對重度殘障的中年男子林進義來說,從台南市南郊到嘉南縣境交界,六十多公里的路程,只是一條單純的返鄉之道;但在旁人眼裡,那卻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孝道」,令人鼻酸,更且令人讚嘆、欽敬。 林進義遠從鄉下來到府城,碰上生命中的貴人,當一名快樂的洗車工,養活自己和智障的母親。十一年來,每周騎腳踏車來回一百多公里,回家和母親吃一頓午餐。這條令人動容的「孝道」,他已經騎了超過五萬公里,比繞地球赤道一圈還要長四分之一! 現年卅九歲的林進義,別無一技之長,僅會說幾句簡單、只有熟人才聽得懂的話,所以平時沉默的時候居多。 廿八歲那年,林進義背著一包破舊衣物,走進台南市大成路的「大成洗車場」,比手畫腳一番,問老闆娘徐春英:「你咁有要請人?」原先徐春英還猶疑了一番,不過因為洗車工人的流動性大,經常有人辭職,所以也就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冥冥中似乎有緣。徐春英說,至今她還對林進義第一次求職留下深刻印象。那時只見他將背包一丟,就開始去整理洗車工具和擦車,分明是一個很打拚的年輕人。但與他交談後,才發現他是一個嚴重智障者。徐春英一度擔心他無法長久勝任這項工作。 不過時間證明一切,林進義是一名安分守己、打拚工作的人。在「大成洗車場」工作十一年,徐春英全家,已經將他當成是自家長不大的小孩一般,生病、住院都由徐春英照顧,有時候連春節,林進義也都住在洗車場裡。 徐春英說,林進義除了賣力工作外,最令人動容的,還有一條長達五萬多公里的「孝道」傳奇,「大成洗車場」的每個顧客都知道這個真實故事,那是連熟讀經書的讀書人,都無法與他相比擬的。 住在台南縣後壁鄉長安村(靠近嘉義縣水上鄉)的林進義,父親已歿,母親是輕度智障者,生了三個兒子,都是智障;林進義排行老三,是重度智障,原可領政府的救濟金過活。 十一年前,林進義不知走了多久的路,來到台南市「大成洗車場」謀到一份工作,可他從沒忘記母親。徐春英說,每周二是林進義輪休的假期,但早上八時,他就要騎腳踏車回台南縣後壁鄉探望母親。這條路大約有六十多公里,來回一百多公里,得騎上十個鐘頭以上。 徐春英說,林進義滿身塵土的回到家裡,已經中午一點左右;每次回家,都會買一些母親愛吃的東西。母子短暫聚首、共享一頓午餐後,差不多也就是他騎上鐵馬回公司的時間了,等他好不容易騎回台南,已經晚上七點多了。 十一年來,他這一趟孝親之路,始終未曾中斷過。除非星期二當天有颱風,徐春英會勸他晚兩天再回家。 林進義的月薪是一萬八千元,老闆娘每天固定給他兩百元外,剩下的一萬兩千元,就利用休假日帶回去給母親。他與命運搏鬥,以及苦行孝道的事蹟,感動不少人;這些年來,他前後騎壞了十多輛腳踏車,全都是洗車場的顧客送給他的。 有的顧客建議他,不如坐火車回家,不要騎那麼遠的路,免得危險。老闆娘徐春英說老早就勸過他,但他到火車站買車票,恐怕也講不清楚,再說,他既不願花車錢,也怕坐過頭,要克服的問題可多了。 這條漫長的孝道,林進義前後騎了十多年,真的從不厭倦,或許他心中單純的就當它是一種運動吧!因為單純,所以他很快樂。
|
- Mar 27 Tue 2007 21:10
一篇感人的文章 -
感人的網路文章
一篇感人的文章 -
媳婦說:「煮淡一點妳就嫌沒有味道,現在煮鹹一點妳卻說咽不下,妳究竟怎麼樣 ?」
母親一見兒子回來,二話不說便把飯菜往咀裡送。她怒瞪他一眼。他試了一口,馬上吐
出來, 兒子說:「我不是說過了嗎,媽有病不能吃太鹹 !」
「那好!媽是你的,以後由你來煮 !」媳婦怒氣沖沖地回房。
兒子無奈地輕嘆一聲,然後對母親說:「媽,別吃了,我去煮個麵給妳。」
「仔,你是不是有話想跟媽說,是就說好了,別憋在心裡 !」
「媽,公司下個月升我職,我會很忙,至於老婆,她說很想出來工作,所以 ....」
母親馬上意識到兒子的意思:「 仔,不要送媽去老人院。」聲音似乎在哀求。兒子沉默
片刻,他是在尋找更好的理由。
「媽,其實老人院並沒有甚麼不好,妳知道老婆一但工作,一定沒有時間好好服侍妳。
老人院有吃有住有人服侍照顧,不是比在家裡好得多嗎?」「可是,阿財叔他.... 」
洗了澡,草草吃了一碗速食麵,兒子便到書房去。他茫然地佇立於窗前,有些猶豫不
決。母親年輕便守寡,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供他出國讀書。但她從不用年輕時的犧
牲當作要脅他孝順的籌碼,反而是妻子以婚姻要脅他!真的要讓母親住老人院嗎?仔問
自己,他有些不忍。
「可以陪你下半世的人是你老婆,難道是你媽嗎?」阿財叔的兒子總是這樣提醒他。
「 你媽都這麼老了,好命的話可以活多幾年,為何不趁這幾年好好孝順她呢?樹欲靜而
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啊!」親戚總是這樣勸他。兒子不敢再想下去,深怕自己真的
會改變初衷。夕晚,太陽收斂起灼熱的金光,躲在山後憩息。一間建在郊外山崗的一座
貴族老人院。
是的,錢用得越多,兒子才心安理得。當兒子領著母親步入大廳時,嶄新的電視機,
42吋的螢幕正播放著一部喜劇,但觀眾一點笑聲也沒有。
幾個衣著一樣,髮型一樣的老嫗歪歪斜斜地坐在發沙上,神情呆滯而有一個老人在自
言自語,有個正緩緩彎下腰,想去撿掉在地上的一塊餅乾吃。
兒子知道母親喜歡光亮,所以為她選了一間陽光充足的房間。從窗口望出去,樹蔭
下,一片芳草如茵。幾名護士推著坐在輪椅的老者在夕陽下散步,四周悄然寂靜得令人
心酸。縱是夕陽無限好,畢竟已到了黃昏,他心中低低嘆息。
「媽,我........ 我要走了!」母親只能點頭。他走時,母親頻頻揮手,她張著沒有
牙的嘴,蒼白乾燥的咀唇在囁嚅著,一副欲語還休的樣子。兒子這才注意到母親銀灰色
的頭髮,深陷的眼窩以及打著細紋臉。母親,真的老了!
他霍然記起一則兒時舊事。那年他才6歲,母親有事回鄉,不便攜他同行,於是把他寄
住在阿財叔家幾天。母親臨走時,他驚恐地抱著母親的腿傷心大聲號哭道:「 媽媽不要
丟下我!媽媽不要走!」
最後母親沒有丟下他。他連忙離開房間,順手把門關上,不敢回頭,深恐那記憶像鬼
魅似地追纏而來。他回到家,妻子與岳母正瘋狂的把母親房裡的一切扔個不亦樂乎。身
高3呎的獎杯──那是他小學作文比賽「我的母親」第 1名的勝利品!華英字典──那是
母親整個月省吃省用所買給他的第一份生日禮物!還有母親臨睡前要擦的風濕油,沒有
為她擦,帶去老人院又有甚麼意義呢?
「 夠了,別再扔了!」兒子怒吼道。﹝這麼多垃圾,不把它扔掉,怎麼放得下我的東
西﹞。岳母沒好氣地說。「就是嘛!你趕快把你媽那張爛床給抬出去,我明天要為我媽
添張新的!」
一堆童年的照片展現在兒子眼前,那是母親帶他到動物園和遊樂園拍的照片。
「 它們是我媽的財產,一樣也不能丟!」
「 你這算甚態度?對我媽這麼大聲,我要你向我媽道歉!」
「 我娶妳就要愛妳的母親,為甚麼妳嫁給我就不能愛我的母親?」雨後的黑夜分外冷
寂,街道蕭瑟,行人車輛格外稀少。
一輛寶馬在路上飛馳,頻頻闖紅燈,陷黃格,呼一聲又飛馳而過。那輛轎車一路奔往山
崗上的那間老人院,停車直奔上樓,推開母親臥房的門。他幽靈似地站著,母親正撫摸
著風濕痛的雙腿低泣。
她見到兒子手中正拿著那瓶風濕油,顯然感到安慰的說:「 媽忘了帶,幸好你拿
來!」他走到母親身邊,跪了下來。
「 很晚了,媽自己擦可以了,你明天還要上班,回去吧!」
他囁嚅片刻,終於忍不住啜泣道 :「媽,對不起,請原諒我!我們回家去吧 !」
- Mar 26 Mon 2007 16:56
再忙,也要陪孩子 別讓電視當保母!
| |||
- Mar 25 Sun 2007 20:38
喝雞湯,細菌黏液最快排出~
喝雞湯,細菌黏液最快排出...........
美國醫院做試驗,發現它比冷、熱水效果佳
你感冒了嗎?如果是的,就多喝些雞湯。醫學界花了大把銀子和時間,也沒辦法找出治療感冒的良藥。
然而,歐美家庭中傳統的雞湯,仍是老祖母的家傳藥方。
如果根據專家的研究,這道良藥的作用可真超出已經慣於吞藥丸之現代人的想像。
當然, 煮雞湯的配料與方法也很重要。
醫師會要感冒的人多喝熱開水、吃流質食物。
原因是鼻子不通暢,用口呼吸,喪失水分,開水和流質食物都能補充水分。
而「熱」可使疼痛的喉部舒服些,並化解充血的狀況。
同時,細菌學家也證實,熱可以殺死大部份促成感冒產生的細菌。
熱開水當然不能與熱雞湯相比,在蒸煮的過程中,雞湯中的水和脂肪可以保存雞和蔬菜的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
好了,現在要看看雞湯裡放些什麼?感冒的雞湯有兩種,
一是普通口味 ,除了雞,要放入 胡蘿蔔、芹菜、洋蔥、大蒜。
它們綜合產生的營養素,足夠供應身體所需。
一是辛辣雞湯 ,當然是非常辛辣。
好處是可以消除感冒症狀,如通鼻、袪痰等。雞湯中要加入大量胡椒、辣咖哩粉和大蒜,熱呼呼一碗下肚,眼淚
、鼻涕直流,口、喉和肺部液體快速排出,達到袪痰效果。
事實上,中國、印度、蘇俄等國早已認為辛辣香料和大蒜可以治療感冒。
也許你希望看到一些研究報告,美國著名的西奈山醫院即曾將健康的男女分成三組各十人,讓他們分別喝下冷水
、熱水和雞湯。
結果,喝雞湯的一組在鼻黏膜測試上,是最快將含細菌的黏液排出呼吸器官的,速度最慢的是喝冷水。
談到這裡,你是否已暗自決定,不幸染患感冒就要煲雞湯來對症下藥。
- Mar 22 Thu 2007 13:14
哄孩子的五個妙方
哄孩子的五個妙方
小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端:剛才還在玩耍嬉笑,一下子不順心又會大哭大鬧。面對孩子的哭鬧,許多家長都感到束手無策,往往一味遷就,對他們的要求悉數滿足。其實,這樣很容易養成孩子任性、自私的習慣,不利於孩子健康心理及良好性格的培養。但如果您面對孩子的哭鬧,能冷靜地分析原因,講究策略,採取適當的方法,就能及時掌握孩子的情緒,成功扮演孩子的心靈捕手。
1.轉移並提高興趣
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對某一事物的注意力並不能維持長久時間,他們的興趣往往容易轉移。家長可利用這一特點來制止孩子的哭鬧,並引導他破涕為笑。
有時你正在教孩子認字時,孩子突然玩興大發或受到一點小挫折後就會不想認字,若果你想強迫他繼續,他肯定會噘起小嘴然後大哭。這時,你可能需要改變一下做法,改用遊戲的方式來轉移注意力,他就比較容易接受和感興趣。比如,將小熊維尼、米老鼠等玩具布偶排齊坐好,對孩子說:「看,小朋友和你一起認字,讓我們來比一比誰認的字最多。」她可能就會破涕為笑。
於是,你可以開始隨心所欲地教,孩子則聚精會神地學,一會兒工夫,這項學習就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並且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表揚並給予激勵
有時候,孩子為了表現自己能幹,而不小心使自己受了傷,這時,他往往會大哭以示委屈。這時,您最好用表揚激勵的方法,鼓勵孩子勇敢堅強,逐漸培養他耐受挫折的心理素質。
3到5歲的孩子對諸多事情感興趣,甚至很多家務都要搶著做。看見媽媽洗衣服,他會過來說:「我的衣服要自己洗。」看見爸爸拖地板,他也會說:「爸爸,地板我來拖吧!」甚至在父母包餃子時,他也會湊熱鬧地拿起餃子皮……也許您注意到了孩子的參與意識,會特意留一點「任務」給他們。但在過程中,孩子難免「英勇負傷」,不是肥皂水濺到了眼睛裏,就是在自己擦過的地板上滑一跤;不是手上擦破了一點皮,就是……
開始遇到這類情況時,孩子通常會用哭來引起家長的同情。而此時,就需要您及時給他安慰、鼓勵,並告訴他,勇敢的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是不哭的。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堅強起來。
3.不予理睬給予冷落
孩子經常會無理取鬧,任性地大發脾氣。這時,最好還是暫時不要理睬他。在一定時間的冷落中,他會慢慢地平靜下來,停止哭鬧。同時,從大人嚴肅的神情中,他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任性自私的毛病也會慢慢改正。
3歲左右的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有的已經顯露出「當家」的風範,特別是家長帶著她們出門時儼然一個小管家,甚至連家長的東西都不許別人碰。如媽媽帶歡歡去朋友家拜訪,朋友的孩子看見了媽媽包上的小飾品忍不住就拿起來看看,歡歡見狀大叫:「是我媽媽的!」看到那個孩子仍然不鬆手,就大哭起來。
這種情況發生時,您最好來個冷處理,拉過朋友的孩子一起玩,把她冷落在一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大都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上前承認並與其他小朋友言歸於好。經過幾次類似的事件,孩子就會大度許多。
4.直接批評給予教訓
孩子常常會「狐假虎威」故意踢打別人,有時還故意弄壞小朋友的東西。看自己闖禍了,就惡人先告狀地大哭。每當此時,大人應該批評孩子,讓他記住「不尊重別人是錯的,欺負別人更是不應該的」。只有這樣,他才容易學會與人友善相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其實,兒童的行為是家庭教育的折射。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如果從小聽到的是充滿暴力的說教,並且長輩們對此不忌諱,那麼,在孩子的心裏就有可能播下暴力的種子,長大後,他就有可能用他從小所學到的、令他刻骨銘心的暴力方法解決他所遇到的難題。
5.緩解壓力
或許我們一直都認為年紀小小的孩子必定是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可是,小寶寶當真沒有壓力嗎?當然不是!因為嬰幼兒有本身的成長與行為發展特徵,加上父母可能對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有所要求或訓練,如此,寶寶的壓力便隨之而生。所以,當父母在面對小小孩自我意願表達或追求獨立之際,雖不能一味地放任孩子,但若是完全加以嚴厲的要求或處罰,也非絕對良好或有效的方法。唯有瞭解每個孩子的個性或特性,以不同的方式因應不同的個性或特性來調整自己的要求;避免用批評、威脅或體罰的方式來對待;把對孩子的要求,和快樂的活動相聯結,如此才能減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感。
家庭教育與兒童行為的關係
*批評的環境裏,他就學會自責;
*敵意的環境裏,他就學會打架;
*嘲笑的環境中,他就學會難為情;
*羞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內疚;
*忍受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忍耐;
*鼓勵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信;
*讚揚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抬高自己的身價;
*公正的環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安全的環境中,他就學會具有信念;
*贊許的環境中,他就學會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