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睡得更安穩
睡眠對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習慣建立,寶寶如果睡得好,不但身體健康、發育好,而且白天情緒也更愉快,因此,找到讓寶寶睡好覺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喔!
睡眠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它影響人的生理(包括細胞修護、免疫的改善、內分泌的多寡及成長的快慢)與心理非常深遠,尤其嬰兒更重要。不同的體質、不同的年齡對睡眠的需求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新生兒的睡眠需時最長,隨著年齡的漸長所需的睡眠也愈短,到了成年後維持大約每天8小時。
各階段寶寶的睡眠模式
.新生兒(0~2個月):寶寶在此時的睡眠週期是混亂的,其睡眠並無晝夜的明顯劃分,時睡時醒,每次睡眠時間只持續30分~3小時,大約6週左右就會開始出現較規律的睡眠模式。在前三天裡,每天的平均睡眠約16.6小時,其後將維持10.5~18小時之間,平均14.5小時,睡覺時,新生兒可能會不時抽動身體、吸吮、大聲呼吸,甚至微笑。
.嬰兒(2~12個月):此時逐漸形成規律性的睡眠模式,在3~6個月間大部分的嬰兒夜間會睡得比較長,白天小睡的次數從3~4次變為1~2次。
.學步兒(1~3歲):這個階段的寶寶夜裡會習慣性甦醒,父母應在此階段訓練他們自己入睡,通常寶寶會很快地再度進入夢鄉,固定白天小睡時間與上床時間有助寶寶得到充足睡眠。而減少白天小睡時間對寶寶夜間睡得較好並無幫助,反而會造成過度疲勞,晚上反而睡不好,但也要避免午覺睡得太久。
影響寶寶睡眠五大因素
引起嬰幼兒睡眠混亂有許多因素,如飢餓、疼痛、不舒服、煩躁等,家長應針對睡不好的原因採取相應對策。
1.飲食:新生兒胃口小,每次吃奶不多,因此餵奶間隔較短,約3~4小時餵一次奶,飢餓時會影響其睡眠,若已睡著就不要搖醒寶寶起來餵奶,否則會使寶寶形成易醒的習慣。
2.環境:應讓嬰兒睡在厚實的床墊上,避免多毛蓬鬆的寢具,空氣中的溫濕度也極為重要,睡眠時理想的室溫應介於25~28°C之間,睡前播放旋律優美,節奏輕柔的睡前音樂或父母自己輕輕吟唱,絕對有助情緒緩和,並使寶寶安然入夢。良好的睡眠習慣應自小培養,這是預防嬰幼兒睡眠障礙的最好措施。在睡眠前安排一些常規動作,如臨睡前讓孩子有約半小時的安靜時間,不要過度逗小孩玩耍。
3.夜驚:有的嬰幼兒在入睡一段時間後突然坐起,神情恐懼,有時哭鬧不停,一般持續十幾分鐘後繼續入睡,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夜驚症」。發生夜驚的原因主要是受了驚嚇,如白天受到訓斥、打罵或父母吵架等,因此應避免相關的情境出現。
4.遺尿:新生兒無法克制排尿時間,有時會因尿布過濕而睡不著,有些父母常疏忽檢查尿布是否乾爽而勉強寶寶入睡。
5.心理:有一些寶寶是因為家庭出現問題而影響睡眠,如搬遷到一個新環境、父母關係不和睦造成家庭氣氛緊張,影響父母對寶寶缺乏精心的照顧,使寶寶幼小的心靈不能對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間接造成其精神緊張而導致睡眠混亂。
三階嬰幼兒睡眠狀態及調整方法
一、1~12個月:
這個時期寶寶除了喝奶、洗澡等,通常都在睡覺,唯一困擾父母的是新生兒夜半啼哭,大多數原因是因為初期4個小時喝一次奶的習慣或身體不適,如新生兒腸絞痛、胃食道逆流、中耳炎或中樞神經疼痛等。此時期並非育兒者最痛苦的時期,但卻是最重要的關鍵期,如能運用方法有效調整孩子的睡眠時間,不但對日後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有益,亦可使育兒路更加輕鬆。
二、12~18個月:
孩子漸漸成長,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慢慢減少,此期是幼兒生活作息完全建立並應切實遵行的重點時期,因這時的幼兒發展及學習極為快速,一個穩定規律的生活作息是不可缺少的,除了晚上的基本睡眠外,每天早上的小睡及下午較長時間的午覺都應養成習慣。
三、18個月~3歲:
此時孩子睡得更少且正值幼兒的反抗期,因此適時安撫引導是很重要的,因此時期與父母分開睡覺,開始學習獨立睡眠會造成其心理焦慮、害怕,所以常會有吸吮手指,要大人抱抱的習慣。建議早上的小睡時間可改以看書、遊戲等活動代替,午睡則保留,父母應多加強心理層面的輔導及安全感的培養,所以睡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
不論那一個時期的寶寶,其嬰兒床佈置的重點應著重於安全感的營造,特別是初生嬰兒,最好是佈置成讓他感覺還在媽媽的子宮裡,除了選擇柔軟、透氣、吸汗的寢具外,父母還可在床沿四周放置軟墊或布娃娃,讓寶寶睡擁其中,擁有極充實、安全及滿足感。